婴儿脂溢性皮炎(乳痂)的识别与安全处理指南
作者: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 http://www.szjfjyy.com/ 来源:苏州皮肤科医院 时间:2025-05-20
在线咨询
婴儿脂溢性皮炎,俗称“乳痂”,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现象,主要表现为头皮、面部等部位出现油腻、淡黄色或棕黄色的鳞屑状硬皮疹。这种皮疹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瘙痒,也不会对婴儿健康造成长期影响,但可能会影响美观,甚至引起家长的担忧。
乳痂的形成与婴儿头皮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。出生后,婴儿皮肤表面会有一层由皮肤和上皮细胞分泌物形成的黄白色物质,若长时间不清洗,这些分泌物与灰尘、脱落的表皮等混合,便可能形成乳痂。此外,遗传因素、母体激素水平等也可能与乳痂的发生有关。
识别乳痂时,家长需注意其特点:乳痂多出现在头皮,尤其是头顶部,也可能蔓延至额部、眉间等部位,表现为油腻、鳞屑状的硬痂,痂下皮肤通常无明显发红或炎症。若痂皮较厚且紧贴囟门,可能影响观察囟门凹陷、隆起等体征,需及时处理。
安全处理乳痂时,家长应避免粗暴抠挖,以免损伤头皮引起感染。对于轻度乳痂,可使用婴儿专用洗发水或洗护合一产品,每天洗头一次,连续一周,有助于软化和去除结痂。若痂皮较厚,可在洗头前用婴儿按摩油或润肤露涂抹在痂皮上,持续几小时或睡前涂抹后过夜,再用硅胶梳子轻轻梳理,最后用温水洗净。对于伴有头皮糠疹或炎症较重的乳痂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洗发水或含激素的外用药膏,但需注意使用时间和方法,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。
苏州肤康皮肤病医院提醒您:婴儿脂溢性皮炎(乳痂)虽为常见现象,但家长仍需细心观察。若乳痂持续不减、伴有明显瘙痒或红肿,或影响婴儿饮食、睡眠,应及时就医,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。同时,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过度使用碱性强的清洁产品,有助于预防乳痂的发生和加重。